“爷爷,接到陌生电话千万要警惕!”7月25日,在包河区骆岗街道,8岁的小志愿者徐小雅向独居老人耐心宣传防电诈知识。这个暑假,一支支热心活泼的队伍,让这样的暖心场景在合肥的大街小巷不断上演。
今年暑期,合肥市统筹资源,创新推出“邻里守望·小小志愿者进社区”活动,精心策划503个志愿服务项目,提供14.3万余个志愿服务岗位。截至目前,全市参与该活动的中小学生超过35万人次,他们用稚嫩的双手传递温暖,用纯真的心灵诠释文明。
小身影传递大能量
这个暑期,在包河区骆岗街道包河苑社区,一支特殊的反诈宣传队引人注目。这支由35名“包小益”小志愿者组成的队伍,平均年龄不到10岁,却已是志愿服务领域的“资深力量”。
小志愿者孙荪向小区里的老人递上防诈宣传单。尽管是队伍里的“小不点”,但他已能向大家流利讲解常见诈骗手法。社区社工方利琴介绍:“这些孩子都是志愿服务的‘老兵’,服务年限最短的也有5年。”
沉浸式的志愿服务体验成效显著。方利琴说:“孩子们不仅提升了社会责任感,还系统学习了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防诈知识以更亲切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
在孩子们生动的讲解下,很多老年居民都听得格外认真。社区数据显示,自小志愿者加入反诈宣传以来,居民的防诈知识普及率达到了95%。
日前,庐阳区鲁园社区的9名“庐小志”志愿者在万通路上展开“地毯式”清洁。这是鲁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的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鲁园社区党委副书记张晓宇介绍:“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孩子在清洁环境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为持续激发青少年参与热情,社区创新推出了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小志愿者们每参加一次活动可获得相应积分,累积一定积分后可兑换文具、书籍等实用物品。刚获得5个积分的赵睿鑫开心地说:“我要攒够20分,兑换《昆虫记》!”
张晓宇表示,正向激励机制,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付出的价值,也让志愿服务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扎根。
小行动传播大文明
文化传承的接力棒持续传递。合肥经开区的社区厨房里,阵阵绿豆清香飘散。小志愿者们将亲手熬制的解暑汤,送到环卫工人手中。“这么热的天,孩子们的心意比汤还甜!”环卫工李阿姨脸上写满感动。
在巢湖市博物馆,小小讲解员们为游客细致解说。由凤凰山街道与巢湖三中联合开展的“青苗颂国 星火相传”项目,已累计服务游客超2000人次。
庐阳区亳州路街道总工会、团工委、妇联联合鲁园社区党委开展了“夏季送清凉 爱心冰柜接力”活动,20名“庐小志”志愿者为户外劳动者及新就业群体代表送上清凉礼包,还亲手绘制了“清凉卡片”。
肥东县陈集镇前后张社区组织中小学生志愿者担任“小小图书管理员”,在社区阅读室开展书籍分类整理、环境清洁等志愿服务。
肥西县柿树岗乡宗洼村组织青少年志愿者走进孤寡老人家中,不仅为老人打扫卫生,还向老人宣传安全知识。
瑶海区龙岗开发区王岗社区策划开展“五彩假日”暑托班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托管服务。
蜀山区西园街道岳西新村社区联合黄山路小学开展了“小小志愿者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
……
据不完全统计,暑期以来,全市“小小志愿者”已开展活动500余场,累计服务时长超20万小时。
“这些孩子用最纯粹的方式,做着最温暖的事。”市委社会工作部徐筱箐表示,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更潜移默化地传播了文明理念,带动更多市民加入志愿服务行列。(记者 宋士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