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桐城市孔城镇对标农家书屋提质增效工作要求,聚焦“建、管、用”全链条,扎实推动农家书屋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
以南口村为例,书屋依托该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红豆杉基地的产业与空间资源,从原村级办公点迁至基地核心区域。新址面积适中,还预留了电子阅读区和活动举办区的扩展空间,有效破解了以往因场地有限导致的服务瓶颈。结合红豆杉基地“生态农业+康养旅游+研学科普”的发展定位,书屋配套引进了生态种植、健康养生、乡村旅游等特色书籍,初步形成“书屋+产业园”融合模式。它不仅为基地游客提供了一处阅读休憩的场所,也为周边村民和产业园从业者提供了实用的技能学习资料,如今已成为辐射多个村落的文化“小枢纽”。
针对晴岚村、长岗村等13个基础较好但仍需提升的书屋,镇里着力解决“环境不适、设施不足”问题:为之前未配备空调的书屋全部安装空调,改善夏热冬冷的阅读环境;为2个书屋增配桌椅并重新规划空间布局;为1个书屋增设阅览室;还将3个原本位于楼上、不便到达的书屋迁移至低层,极大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使用。管理方面,明确“专人负责、定期开放、台账清晰”标准,并组织图书管理员开展分类整理培训。
对红庙村、陷泥村等6个人流较少、功能发挥不足的书屋,则通过“资源整合、功能融入”的方式进行优化调整。将图书、书架等资源整合至本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实践站原有的活动频率和人气,开设“实践站+阅读角”“阅读+亲子活动”等复合场景,既避免了资源闲置,也丰富了公共空间的服务内涵。
孔城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胡可表示:“接下来,孔城镇将以‘群众满意’为核心,积极培育本土品牌,打造‘一村一特色’,真正让农家书屋成为群众‘爱来、常来、盼来’的文化家园。”(记者 何飞 通讯员 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