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区:办好“微实事”,老城区惊艳蝶变
安徽日报| 2025-09-15 10:53:19

  晨曦微微,马鞍山市花山区金家庄街道金字塘路两旁,摊主们陆续出摊,新鲜的蔬菜、瓜果和水产,应有尽有。道路尽头是金字塘公园,许多市民晨练归来穿过金字塘路,顺便买菜回家。这条路虽不宽,但摊位秩序井然,摊主们“日出而作”,人流高峰一过便收摊。

  马鞍山市区最早围绕金字塘而建,范围逐步扩大。金字塘是马鞍山城市“源起之地”,其所在的花山区是老城区,近年来,面对人口老龄化、小区建筑老旧、基础设施老化等情况,花山区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金字塘公园美丽的荷塘、塑胶步道以及金字塘路的“潮汐摊点”等都是老城区“向新而行”的映射。

  “潮汐摊点”为流动摊贩“安家”

  “自家种的葡萄,不买就要卖光了……”清早的金字塘路边,一位卖葡萄的大姐说,她在这里卖葡萄已有七八年,每天凌晨从庐江开车过来,“过去来晚了怕没位置,现在秩序规范了,摊位固定下来,来买东西的人也多了。”

  金字塘路附近老年居民多,他们习惯自己出门买菜。有需求就有供给,时间久了,金字塘路便有了许多流动摊点,摊主们来自四面八方,还有从巢湖、南京铜井等地远道而来的。流动摊点门槛低、成本少,是商贩的生计来源,也方便了居民购物,但占道经营、堵塞交通、环境差等问题屡被投诉。

  花山区作为老城区,像金字塘路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该区经过摸排分析,梳理出黄梅巷、丰收路、金字塘路等10多处点位。面对便民需求、居民投诉与摊贩生存三重压力,该区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取缔方式,而是以“疏堵结合”为原则,探索“潮汐摊点”模式,让流动摊点“安家”。所谓“潮汐摊点”,即实施“柔性管理”,在特定区域划定经营范围,允许流动摊贩定时、定点经营,时间一到立即收摊,还路于民。

  “在金字塘路等‘潮汐摊点’设置公示牌,明确经营时段、范围及责任主体,通过疏导、宣教、动态调整摊位等方式满足摊主需求,专人值守,规范经营秩序。”金家庄街道党工委委员徐政寅说。

  有了“新家”的还有流动小吃摊。安徽工业大学东校区附近的体育路,过去自发聚集了200多个小吃摊,虽然烟火气十足,但伴生着环境差、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去年,当地政府因势利导,在一旁的空地规划建设了可遮风挡雨、摊位固定、保障水电的“体育路夜市”,开业至今不仅知名度大增,近期又启动了二期建设。

  自从流动摊点有了“家”,便民利民、有序管理和摊贩生存等问题同时解决,一举三得体现出城市“柔性管理”的成效。

  “见缝插绿”让城市空间更靓

  在家里推窗见绿,走出家门,小区里就是公园,可以健身、休闲、观景,这种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到舒适、健康的高品质城市生活的“奢望”,如今在花山区东苑小区实现了。

  近日,记者看到东苑小区中心区域新建成一处草木成趣,景观优美,凉亭、廊架、塑胶跑道、儿童游乐场等设施俱全的全新游园。半年多前,这里还是杂树丛生,设施缺少,功能丧失的废弃游园。去年,东苑游园的改造纳入花山区口袋公园建设计划,山体覆绿、修建凉亭、增加花卉绿植,今年游园蝶变为“小而美”的休闲空间。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得益于城市“边角料”的盘活。花山区人口密集,楼房林立,可利用地块不多。近年来,居民对就近休闲等高品质生活需求日增,该区着眼“方寸之地”,通过“见缝插绿”进行微更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全区梳理出闲置空地、废弃场地以及街角巷尾的零散地块,依据居民分布、功能需求和交通状况等因素选址布局,分别按照市级主导配合建设、区级联动开展自建、房地产进行代建等模式,建设口袋公园。

  “目标是居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打造集美化环境、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绿色会客厅’,让市民在家门口感受城市的温度与美好。”花山区城管局副局长王凤禄说。

  目前,该区已经建成60余处口袋公园及绿地游园,各具主题和特色,东晖路游园巧妙融入法治宣传栏,让居民在散步中学习法律知识;珍珠园小区内的口袋公园绿树环绕,打开了林下空间;真趣味园建在五岔路口,融小型运动场和水景于一体;归园·慢享公园以垃圾分类为主题,成为传播绿色理念的生动课堂……这些星星点点分布于各处的口袋公园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也成为居民休闲社交的重要场所。

  为保证口袋公园品质,花山区还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聘请绿化公司负责日常养护,通过“周督查、月考核”严格监管,确保每处公园“常新常绿”。

  “绣花功夫”让老城区更宜居

  午后时光,秋风送爽,名雅居小区年逾古稀的王宗金和邻居们在小区共享空间里聊家常、晒太阳,十分惬意。“在这里住了十几年,看着小区从新变旧,现在又变样了,增加了停车位、晾衣区,绿化好了,还有大家休闲活动的场所。”王宗金说。

  花山区名雅居小区建设之初,是当地人艳羡的知名小区,但多年来小区设施渐渐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去年,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启动,采纳居民建议,环境得到系统提升,过去停满非机动车、堆满杂物的架空层被改造成包括健身休闲区、棋牌区、快递区、党建宣传区等功能区的共享空间。

  在花山区,名雅居、梅园、新工房、大北庄等小区都曾见证城市发展,却也面临“零部件”老化等共性难题。近年来,该区坚持“改面子”与“换里子”并重,下足“绣花功夫”,通过微改造实现老旧小区精美化、舒适化、便捷化目标。

  “围绕城市发展,充分考虑居民宜居需求,制定改造计划。”花山区住房管理服务中心“老旧改”负责人王浩介绍。该区着重对老旧小区进行沥青摊铺、雨污水管网整治改造、楼栋外立面整治及楼道内整治改造。同时,根据居民意见,更新改造老旧电梯,翻建新建停车位、非机动车棚,安装电瓶车充电桩,提升绿化景观。

  “小区电梯用了快20年了,时常出故障,老电梯终于更新了。”提起电梯更换,东晖花园居民叶守权的开心溢于言表。该小区楼层高、电梯老旧,居民更换电梯的诉求强烈。今年初,小区9部电梯集中更换。“新电梯质量大幅提升,新增梯控、监控、刷卡等功能,费用大都来自国债补贴。”东晖花园物业经理赵舜说。

  今年,花山区梳理17个小区合计208部老旧电梯,列入首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项目库,目前已全部更新完工。

  花山区把老旧小区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推进,截至目前,该项民生工程已让名雅居、康乐家园、新工房等数个小区率先蝶变,惠及居民超万户,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切实提升,老城区焕发新活力。(贾克帅)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