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矿工坚守14载兑现“生命之约”
合肥晚报| 2025-09-04 15:17:23

  在安徽淮南,有这样一位普通矿工,朴实善良的他默默坚守着一份特殊的生命之约。他是淮南市第9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矿的一名普通矿工:王伟。

  9月2日,王伟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捐出宝贵的“生命火种”,点燃千里之外一位不知姓名的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之光。

  一次邂逅 埋下“生命种子”

  提起王伟的爱心之路,还得从23年前的求学之旅开始。

  2002年,王伟第一次远离家门,到湖南怀化读书。刚进校不久,学校组织献血,懵懵懂懂的他就报名了。回到家乡后,这个习惯被坚持了下来。尽管后来在矿井下从事外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劳动,但只要有可能,他都会继续献血。

  2011年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这天,王伟和当时还未结婚的爱人逛街,看到一家商场门前的献血车周边围着很多人,他又自然而然地准备上前献血。这时,正在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动员和采样活动的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向他讲解相关知识,这也是王伟第一次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一事。

  得知献血时多留取10毫升血样,就可能给血液病患者多一份寻找救命的机会,王伟和爱人都觉得这是救人的好事,没有犹豫,郑重地签下那份沉甸甸的“生命之约”,留取了那份宝贵的“生命种子”,成为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此后,一年又一年,除了偶尔接到红十字会的回访电话,询问他当年留下的信息有没有变化,以后若有机会愿不愿意捐献,再无其他消息。

  一句“我愿意”重于千钧

  7月初的一天,王伟的手机突然响起。没想到,电话那头是淮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原来,他之前留取的血样与外省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问他是否愿意捐献。

  王伟坦言,当时的心情不免有点忧虑,毕竟他已年近四十,且常年在井下从事高强度工作,生活不规律,身体状态早已不如当年。

  在进一步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情况后,王伟还是坚定地对工作人员说出了那句——“我愿意”。“人家等着救命,我要是因为自己这点顾虑放弃或耽误了,良心上过不去。”

  可王伟的捐献并非一切顺利……

  很快,王伟利用休班回家时间,积极配合淮南市红十字会完成了高分辨配型采样和体检。而体检结果出来,他担忧的问题还是出现了:血压高,暂时不能捐献。

  “当时心里有点慌,怕因为自己的身体问题,让患者的希望落空,我心里也不能安宁。”

  王伟没有放弃。从医院回来后,他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按时吃降压药,定好闹钟,监测血压,尽量调整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我就想着,尽快把身体调理好,不能让等着救命的人失望。”

  经过一段时间的血压监测,王伟的指标最终达到捐献标准。

  “救人一命,行善积德,我坚决支持他。”从当年留下宝贵的血样,到配型成功后体检,再到捐献,爱人一直陪王伟,并带着孩子一起到医院为他加油,给了他强大的力量和慰藉。

  9月2日,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王伟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成功捐献324毫升“生命种子”。

  就这样,这位常年在800米井下的普通矿工,用爱的坚守,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生命之约。这颗深埋14年的“生命火种”,为重启一个生命慷慨点燃。

  “救人一命,值得!”王伟说。(记者 任海怡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